搜索

天津市西青区海泰大道海泰工业园华科七路6号
邮政编码:300384

E-mail:dianyuanjishu@126.com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海泰大道海泰工业园华科七路6号  

编辑部电话:022-23959362  广告部电话:022-23959533  发行部电话:022-23959533

可信组件
>
>
会议报道

会议报道  Meeting report

第十六届重庆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4)
第十六届重庆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4)
【CIBF2024】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泽深:“这场盛会恰逢其时”
【CIBF2024】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泽深:“这场盛会恰逢其时”
4月27日至29日,CIBF2024将于重庆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办。水理漩洑,鹏风翱翔,重庆将成为锂电行业目光聚集所在。
《锂电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之电池分部专场闭门研讨会顺利召开
《锂电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之电池分部专场闭门研讨会顺利召开
3月13日,由大东时代智库(TD)与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的,由深圳市宝安区金融超市协办的“《锂电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之电池分部专场闭门研讨会”在宝安区金融超市顺利召开。
第八届新型电池正负极材料技术国际论坛暨第二届钠电池技术与市场发展论坛议程公布
第八届新型电池正负极材料技术国际论坛暨第二届钠电池技术与市场发展论坛议程公布
 2023ABCA-8

第八届新型电池正负极材料技术国际论坛暨第二届钠电池技术与市场发展论坛
共享新型储能发展新机遇!碳中和能源高峰论坛暨第三届中国国际新型储能技术及工程应用大会9月10日在深圳召开
共享新型储能发展新机遇!碳中和能源高峰论坛暨第三届中国国际新型储能技术及工程应用大会9月10日在深圳召开

9月10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南方科技大学碳中和能源研究院、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联合100余家机构共同支持的碳中和能源高峰论坛暨第三届中国国际新型储能技术及工程应用大会在深圳召开。此次大会主题是“绿色、经济、安全、发展”。









会议现场

大会聚焦新型储能技术可持续发展,针对储能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展开充分探讨,分享多元化技术路线、系统集成技术、工程化应用、商业化运营模式、资本市场、供应链体系、新产品以及解决方案的普及和深化应用。

来自行业主管机构、国内外驻华机构、科研单位、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系统集成商、金融机构等不同领域的600余家产业链企业,1317位嘉宾参加了本届大会,其中32家企业展示了储能产品解决方案,在线观众超过3万余人观看了开幕盛况。









会议现场

大会组委会邀请到7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外籍院士、两网知名专家、行业优秀专家及龙头企业代表,通过主旨演讲、嘉宾对话等深入交流探讨。

本次大会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和中国储能网联合承办。









本次大会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副秘书长陈永翀教授主持。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泽深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泽深在致辞中表示,作为新型储能技术及工程应用大国,中国企业始终以高度热情和积极态度参与国际交流和深度合作,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型储能项目管理规范(暂行)》《“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同时,我国积极推动并制定储能装置、系统集成、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安全运维、并网调度等领域的标准化体系建设,为应对全球能源转型与气候变化不断开辟新的多元化应用场景试点示范,展现出负责任大国应有的胸怀和担当,并在此过程中增强参与全球新型储能技术创新与应用的话语权。

王泽深表示,新型储能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带动性强、国际化程度高的特点,未来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作为“风口”,吸引了越来越多资本和企业跨界这一领域。

王泽深指出,在新型储能产品转型、成本下降与技术变革叠加作用下,全球新型储能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中国不只是全球体量最大、增速最快的储能市场,在融合性、包容性和开放性方面,同样也走到了世界前列。数字化、智能化、碳足迹的发展浪潮对新型储能产业的国际化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了产业发展新动能。产业融合、协同创新、绿色安全、规模效益、人才支撑将成为新型储能发展的关键要素。新型储能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由此诞生更多的新市场、新机遇、新业态。

王泽深指出,在应对能源安全、气候变化与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解决新能源消纳和负荷调节性资源的需求必然会出现新的增长。新型储能作为丰富灵活性调节手段之一,也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下半年,我们新型储能行业将呈现5个向“好”局面:一是工商业储能和大储产品出口市场进一步向好;二是国内新型储能市场新增装机进一步向好;三是新型储能多元化应用场景进一步积累和延伸;四是储能电池产能释放好于去年同期供不应求;五是电芯成本和系统成本下降较快。今年全年,国内新型储能新增装机有望达到15-18GW,其中有机遇也有挑战,筑牢实力才能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实现盈利和持续向上。



 



王泽深分析了我国上半年储能产业发展形势。他指出,2023年上半年,新型储能领域欣欣向荣,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呈爆发式增长,半年投运储能项目装机总规模已超2022年全年总和。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1-6月共有159个储能项目投运,包括154个新型储能项目以及5个抽水蓄能项目,新型储能项目投运装机规模达7.05GW/14.66GWh,远超2021年、2022年同时间段储能项目投运装机量,其中电化学储能项目共计投运143个,投运装机规模为6.93GW/14.58GWh,占比98.3%;非电化学储能项目共11个,投运装机规模为120.73MW,占比1.7%,包括8个飞轮储能项目(34.23MW)、2个超级电容储能项目(6.5MW)以及1个熔盐储热项目(80MWh)。抽水蓄能装机规模为1500MW,共计4个抽水蓄能电站的5台机组于上半年相继投入运行。

王泽深指出,在2023年的前七个月中,中国各省的储能项目备案数据显示了不同地区的储能项目备案数量的差异。华东地区以1185个项目备案数量位居榜首,成为中国储能项目备案最多的地区。其次是华南地区,共有400个项目备案。华中地区紧随其后,共有305个项目备案。西北地区的项目备案数量为74个,位居第四。东北地区的项目备案数量为43个,位居第五。华北地区的项目备案数量为52个,位居第六。西南地区的项目备案数量为41个,位居第七。

王泽深指出,中国新型储能产业迈入快速发展阶段,更需要业界同仁加强对话交流,分享不同经验,提升协同发展效能,建立共创、共享、共赢的全球新型储能产业新生态。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方琳在致辞中表示,能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能源安全也是关乎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双碳的战略背景下,我们要加快摆脱能源供应稳定问题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加速构筑新型电力系统,以最核心的能源技术突破,实现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方琳指出,近年来,得益于持续的研发投入,新能源技术已取得长足发展,成本大幅下降。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增长迅速,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2022年,我国风电和光伏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8%。与此同时,新能源发电固有的波动性、随机性,成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重大挑战。新型储能因具有布局灵活、响应迅速、建设周期短等优势,已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消纳不稳定新能源电力的必备技术和基础设施,是继新能源汽车后新能源领域的又一超级赛道。

方琳表示,深圳作为我国新能源和储能领域的重要创新力量,一直致力于推动新能源和储能技术的发展。我市通过《深圳市培育发展新能源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深圳市支持电化学储能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明确了新能源和储能产业的战略布局,聚力建设储能“四个中心”,即先进储能总部研发中心、新型储能高端智造中心、多场景示范验证中心和全球储能优质产品及方案供给中心。市科技创新委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不断探索革新科研项目布局模式,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在政策支持和产业基础优势的双重加持下,深圳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研发与生产基地之一,集聚储能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超过7000家,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近80GWh,约占全国的27%,便携式储能占据全国三分之二市场份额。

方琳指出,深圳也一直非常重视在新型能源领域的研发的投入,同时深圳也在积极聚焦新能源和储能产业,布局四大中心:第一中心是先进储能总部研发中心、第二中心是新型储能的高端制造中心,第三中心是多场景应用示范中心,第四中心是优质产品方案的供给中心。









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卢文生在致辞中表示,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催生国内能源新业态、抢占国际战略新高地的重要领域。目前,新型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价值已初步显现,助力电力系统形态逐步由“源网荷”三要素向“源网荷储”四要素转变。

卢文生指出,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密集出台相关政策,从规划、示范应用、电价等多方面推动新型储能市场化、规模化发展。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我国新型储能产业持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行业朝气蓬勃、前景广阔。

卢文生表示,南网储能公司是南方电网公司旗下主营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的控股上市公司。早在2011年,我们公司在深圳龙岗区建成了我国首个兆瓦级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宝清电池储能站,与国内同行一起推动了新型储能产业起步;今年,公司正在建设佛山300兆瓦/600兆瓦时独立储能电站,这是国内首个大型多技术路线锂电池储能站,将为我国新型储能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实证经验和价值参考;公司还同时积极推进超过700万千瓦的新型储能前期储备项目。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朱保义在致辞中表示,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推动能源变革的重要支撑,储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期,各地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储能发展的利好政策,国内储能市场正在蓬勃发展。在这个储能高速发展的新阶段,让储能更加绿色、更加经济、更加安全,才能推动储能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朱保义表示,南都电源在储能行业深耕已近三十年,先后承担了国内外百余个大型储能项目,累计储能出货量已经超过50GWh,项目遍布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场景遍及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等各个领域。目前已经拥有储能核心技术专利1200余项,主导、参与了50余项国际、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制定,具备储能方案设计、系统集成、运营维护及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全面技术能力。

朱保义指出,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南都电源已经完成了从电芯产品、系统集成、运维服务至资源回收的储能产业一体化布局,成功打造了锂电池循环产业链和铅电池循环产业链两大产业闭环,通过循环经济降低储能系统生产制造过程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通过绿色制造推动储能产业的低碳可持续发展。







苏州精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沈俊英在致辞中表示,作为“朝阳产业”,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无疑拥有更多的新模式、新业态、新机遇。在多元化应用场景以及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等推进下,新型储能产业与芯片、AI、新材料乃至勘探采矿、智能制造、物流运输等行业广泛融合交汇,为各行各业带来更多机遇和发展空间。

沈俊英指出,精控能源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拥有近300项专利软著,并全球首创以iCCS系统为核心, 叠加高效翼翅液冷技术、多级均衡技术、EMS能源管理云平台等核心优势的“六维度主被动安全防护智慧储能系统”,助力解决困扰电源系统的高成本、高风险问题。凭借家储、工商业储及源网侧等多终端领域全覆盖的产品矩阵,精控能源已在诸多细分领域取得领先优势,储能系统出货量近5GWh,预计明年年底产能将超30GWh,逐步发展成为行业内技术资深,产品专业的储能解决方案供应商。







南方科技大学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长赵天寿

南方科技大学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长赵天寿在《面向碳中和的储能技术》主题报告中指出,储能将成为保障能源安全的核心技术之一,面向碳中和的新型电力系统需要不同时长的规模化、高安全储能技术。

赵天寿指出,新型电力系统中风电光电占主导,而它们可能会出现长时间间歇。为避免供电间断,尤其需要技术成熟可靠、全生命周期成本低,可长时、大规模储能长时储能。

赵天寿表示,锂电主导电化学储能产业,提高锂利用率、突破安全挑战是关键。







天津大学教授余贻鑫

天津大学教授余贻鑫在《分层分群的电网体系结构和储能规划》主题报告中指出,电网被认为是上世纪最伟大的发明,而互联网是这个世纪最伟大的创新。互联网是智能的,可以轻松地适应接连不断地具有颠覆性的信息革命的快速变化的情景。在新的电力时代,我们希望电网能像互联网一样智能化。

余贻鑫指出,具有分层分群体系结构的电网像Internet一样智能,并且具有数学基础,特别适合将来的电网的需要,主要体现在:

更好地利用多变的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运营模式将最大程度地利用多变的可再生能源,因为VRE的运营将掌握在当地利益相关者的手中,他们对资源的预测,计划(schedule)和控制有更好的了解。

为生产型消费者赋权:生产型消费者将完全控制自己的发电和负载的运行,并获得安装和运行最高效的设备(例如太阳能光伏,电池储能系统,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以及ICT硬件和软件等)的激励机制。

与外围设备的责任分担:在新的数字化时代,外围设备的智能和能力与电网运营商在管理
上一页
1
2
...
6